跳至正文

校风校训

厚德 精技 服务 崇新

校训释义:  

一、“厚德”,出自《周易•坤卦》: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意思是大地广袤舒展,气势厚实和顺,所以能承载万物。君子应该向大地那样具有宽广的心怀,深厚的道德,才能承载一切。它要求一个有道德的人,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,像大地那样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。  

        “厚德”, 强调以德处世,以德为人,是中华民族的处世风范和优良传统。它要求一个人:尽心修身,提升个人品德;竭力齐家,传递家庭美德;无私敬业,恪守职业道德;自觉守礼,维护社会公德。这样,社会才能科学发展,和平发展,和谐发展。  

        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》指出:职业教育必须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。坚持育人为本,突出以诚信、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”。因此,“厚德”应该是我校每个教职员工爱岗敬业、教书育人的根本出发点,也应该是对我校莘莘学子们为人、为学的训示。  “厚德”体现了我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基本的出发点。  

二、“精技”,源自《尚书·秦誓》:“人之有技,若己有之。”意思是看见别人有出众的技能,就好像自己有一样地高兴。《周易•坤卦》中的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强调人应像天(自然)一样, 刚强劲健的运行,自我力求进步,刚毅坚卓,发愤图强,永不停息,做一个有才能的人。这其实是与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要求做一个有品德的人相对应的。  

        精技,意为学精一门技术,使技能精湛。有出众的精湛技能,才能顺天发展,经世济民。俗语说,“家有良田千顷,不如一技在身。”一个人只要掌握了一门技术,就会终身受用无穷。  

        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》强调职业教育要“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,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”,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学有所专,专有所精,即“精技”。这样,才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。我们要使学生精技,则我们的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必须首先精技。因此,精技,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,也是对教师的要求。  

        “精技”, 体现了我校对人才培养的高品位要求,也突出了“做中学、学中做”的职业教育特色。  

三、“服务”,源自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备物致用,立成器以为天下利。”意思是学好本领的根本目的是“以为天下利”、 为社会服务、实现自身价值。  

        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》强调: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;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;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;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。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》指出:职业教育“必须”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、以就业为导向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,面向市场、面向社会办学,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”。     

        “服务”,彰显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,也体现了我校的办学宗旨。  

四、“崇新”, 源自《礼记.大学》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。意思是要求一个人应该每天都有新的变化、新的提高。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壮大,靠的就是吐故纳新的能力和求变图强的精神。“崇新”,蕴含了一种唯新思维、求新意识、创造能力,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。   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》指出:职业教育必须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。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,不断更新教学内容,改进教学方法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,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,大力推进精品专业、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……”《

       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》也明确提出“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,必须……以就业为导向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,面向市场、面向社会办学,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;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更新教学内容,改进教学方法,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,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,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。”  

        “崇新”,体现了我校对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和持续发展的要求。